年轻人:当心你的“网籍”!(下) (首发 ChinaByte ) - 阿奇聊网 - 阿奇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12 次) 时间:2000-10-03 12:03:54 来源:阿奇 (archi) 原创-IT

风险资本在中国大烧钱造就了昙花一现的“繁荣”,不过一旦停止供血,我们的绝大多数网站立即陷入绝境,毫无自我生存能力,所以才有“倒闭年”的预言、所以才有“网站拍卖会”的无奈。如果说网络业在中国刚刚萌芽,这种状况还情有可原,然而实际上从“嬴海威”开始大举探索至今,已经过去四五年了,这种脆弱状态就不能说是“正常”。

   特别是近一两年来,网站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数量多则多矣,问题是都还没有摸到如何经营网站的“门”。从立项、策划、运营、管理的商业流程到对互联网的把握、专业资源的配置等等技术环节,样样都像云天一样飘幻、随机,所以“做”出来的网站,就如同幼儿捏泥人那样稚嫩、那样随心所欲,哪来的商业价值呢?

   “做”网站的年轻人对于互联网,的确有幼儿之于橡皮泥的心态:好玩。此外,网络业的年轻人还多了幼儿所不曾有的兴趣:投机。也就是说,在“做事”方面,年轻人“玩”心重、投机心重,导致正途荒废、随波逐流。比照“知本家”、“知识英雄”的提法,称这种现象为“知识盲流”比较贴切。

   互联网的确有其“好玩”的一面,甚至可以说,互联网是人类发明的最迷人的玩具、最大的游乐场。形形色色的信息、各种各样的软件、光怪陆离的游戏,还有Email、ICQ、BBS、隐蔽斗智等等,互联网提供了太多太多诱人的可玩之处。上网之初的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很少没有不是上网成瘾的。

   问题是,互联网不仅仅是用来玩的、用来消费的,它更重要的使命,是生产、是创造:创造技术价值、创造商业价值。对于网络业,这才是它存在的原因、是它的正途!年长者的这种使命感较为明确,对互联网的玩乐诱惑,有较强的抵御能力,能够有意识地按技术创新、商业开拓或者二者合一的基本规律,来探索互联网的技术、商业潜力。而年轻人因为从业经历缺乏,因为刚刚从“少年儿童”阶段脱胎而来,所以对互联网玩乐诱惑的抵抗力差,消费、“玩”的欲望强烈。到网络企业应聘的年轻人,时不时地有人露出老底:“只要能天天上网,干什么都行!”

   所以,我们看到年轻人把占的互联网,实际上是一座“花果山”,一个只消费不创造的所在。这么个让人乐不思蜀的地方,是无数“小猴”(年轻网虫)的世外桃源,是他们理想的无政府主义特区,他们在此尽情嬉戏、随心所欲。但是,因为这座“花果山”是属于普罗大众的,广大人民不会答应让它长期“娱乐”下去。虽然年轻人因反应敏捷、先“占山为王”了,但终归会走上“招安”之路。

   如果年轻人不能适应这种变革,就可能会成为被驱赶的“土著”,这也是对年轻人“网籍”的一大威胁。然而实际中,不少年轻人表现出的是对这种变革的本能抗拒。比如,张口“互联网的精神是自由”、闭口“互联网是共享的时代”,传声筒似的复制一些时髦但空洞、经不起推敲的口号,以此抗议社会越来越强化的管理。

   他们应该关掉电脑,静静地想想:自己“玩”进网络业之后,“玩”出些什么业绩出来了?幼儿、少年儿童可以在玩中学习,对他们而言,“玩”就是创造。自己已成为对社会负有责任的成年人,“玩”出了多少对社会有价值的成果?把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五年玩过去,你玩得起吗?除了会”玩“以外,自己有多少成长、多少积累?再说,资本家的钱也不是可以让人任意挥霍的,借用一句《甲方乙方》里葛优的台词:“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

   玩物会丧志。某种程度上,互联网的诱惑如同鸦片、毒品一样,年轻人尤难抵挡,但要超越自己,还必须过这一关,因为社会需要互联网创造价值。否则,整天思玩、心不在焉、神思恍惚,光拿钱不出活儿,迟早会被开除“网籍”。

   除了玩心重之外,年轻人还因投机心理作祟,不愿扎实做事。吸引他们工作的动力,是高薪加上虚无缥缈的 option ,特别是后者。 option 的诱惑指挥着他们把心思花在如何去做表面功夫:去鼓吹、去闹腾,去描金涂银以遮掩败絮之身。投机、浮躁的心态之下,大家一边玩着网、一边等着天上掉馅饼,而根本无心来踏实研究互联网、研究如何创造网站自身的价值。

   其结果,把个互联网的朗朗乾坤弄得乌烟瘴气,如同一个大赌场。纳斯达克“火”的时候,巨额“赌”资涌进,年轻人兴高采烈,呼朋引类、成群结队地奔向网络业,有如文革时期的红卫兵大串联。纳斯达克“跳水”的时候,风险资本来源紧缩,网站改玄更张、纷纷剔除贴上不久的“e”“.com”等晦气印记,同时裁员缩支以苦捱时光,年轻人又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成为不折不扣的“知识盲流”:不知“网”何以阴晴不定,不知自己能耐何在,不知自己身归何处!

   互联网的到来,为年轻人显示自己的存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它带来了数千年人类社会长幼秩序的一种反叛:“年轻”象征着的社会力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现出如此高的价值。然而,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也给年轻人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一个缺乏年长者参与、缺乏“老中青三结合”人材层次的新世界,年轻人如何自己把定方向?如何从消费走向创造?如何学会吸收既有文明的精华、吸收年长者的经验?……

   据悉,一位国家领导人在翻阅《上海宝贝》之后,摇头评价 70 年代出生的年轻人说,“须经磨砺,方堪大用”(大意)。从互联网领域的情况看, 70 年轻出生的年轻人的确需要经过一番自我磨砺,才能把握好历史赋予的机会,以稍嫌稚嫩的肩膀,提前担起社会重任。

   自我磨砺也应该从“做人”“做事”两方面做起。

   应该看到,年轻人“做人”成为“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现象,而是在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社会秩序动荡的一种折射。但年轻人代表着未来,也因历史负担较轻而最有希望塑造新的民族品性,否则我们很难在世界民族竞争中确保不败,所以不能找借口降低年轻人“做人”的自律要求。

   影响“做人”的,主要有一内一外两种力量:法律为外力、道德为内力。被动的法律永远无法规范每一项社会活动,所以在任何时候,道德或宗教的自律、自醒,都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同时,它也是个人精神平衡的基本源泉。有严格道德自律或者有宗教信仰的人,哪怕是道德意识浓一些、宗教情结重一些的人,其精神生活都安宁而坚定。

   人实际生活在“神”“兽”之间。人成“神”的可能性小,但却可以通过精神自律,尽量离“兽”远一点。

   在“做事”上,要结束“知识盲流”的状态,我们首先应明白:互联网是工具而非目的,它的使命是用来创造、而不仅仅是用来玩乐的!有此清醒的认识,我们才能从对自己未来、也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虚心学习、实践。方向应是技术性、非技术性兼顾,以提高自己作为网络人材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会编写 Html 网页、会用 Photoshop 或 Dreamwaver 即止。

   从个人事业规划的角度,其中非技术性课题的实践、探索尤其重要,因为随着技术的普及与成熟,技术类工作的基础性会越来越显著,技术类职位会变为几乎人人皆能的“熟练工种”。汽车发明早期只有发明人自己才懂得开,而现在人人可以考驾照开车。只有在非技术性领域的探究深度、经验积累,才是形成自身价值的关键。比如,互联网究竟有哪些技术优势?这些技术优势又各有哪些现实市场?商业潜力?如何设计完整的、可赢利的商业项目?如何分析目标市场?如何制定竞争策略?如何组织网络产品、服务的经营?如何进行推广营销?……踏实耕耘才能有踏实的收获,有了对社会、对市场实实在在的价值,有了自我赢利能力,企业无论上市不上市,都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竞争优势;无论纳斯达克如何变,网络业不会担心受多大的冲击,从业者也不会惶惶不可终日。

   这些问题也将是“阿奇聊网”探讨的主要内容。■

——————————————————————————–

【阿奇聊网:一个网站实践者的前线观察】是2000年8月接替“阿奇营销”的续栏,其主题是网站策划、网站经营、内容编辑等等。如果您希望更方便地阅读“阿奇聊网”的后续文章,欢迎订阅免费电子周刊。方法很简单:点击[email protected]发送即可。

年轻人:当心你的“网籍”!(下) (首发 ChinaByte ) - 左轻侯 - 2000-10-03 19:03:16

提出的问题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