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明评论(6月8日)中华网凭什么不收购新浪 - 每日网络新闻 - 徐远明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10 次) 时间:2001-06-08 11:13:40 来源:徐远明 (xuyuanming) 原创-IT

阿明评论(6月8日)中华网凭什么不收购新浪

  阿明网络评论 — 一针见血的评论

一、“王志东写给网友的公开信”,
http://tech.sina.com.cn/i/c/70362.shtml
近日来,收到了来自各界朋友的电话、E-MAIL,也看到了广大网友们的网上评论、媒体朋友们的各种报道,大家的关心与支持让我万分感动,请接受我最真诚的感谢。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不便公开解释,希望大家都能理性地面对,问题一定会解决,我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我依然坚信,中国互联网的春天已经到来,现在需要大家精诚团结,奋发努力,迎接收获的季节。请大家相信,不管未来发生什么,我的信念不会动摇,我的执着不会改变,我的人生准则绝不放弃,我的未来仍在中国,我永远不会做逃兵!希望今后可以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全力支持中国的互联网事业,明天一定会更好。
评论:有人说王志东的信里没什么内容,显然,这个特殊的时期写的这封信绝对不可能没什么内容。有精明者读出信里的意思是:“问题一定会解决”意味着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我永远不会做逃兵”意味着将另找出路东山再起。是不是真的如此只有王志东自己最清楚了,或许他自己也不清楚?

资本战胜技术 新浪股票连续上涨
http://tech.sina.com.cn/i/c/70316.shtml

姜丰年:没有一个人是不可替代的
http://tech.sina.com.cn/i/c/70365.shtml

新浪裁员“一小时走人”
http://tech.sina.com.cn/i/c/70362.shtml

北京新浪裁员请国外知名公司作顾问
http://tech.sina.com.cn/i/c/70367.shtml

为什么没人说这一切都是王志东策划的呢?
http://www.donews.com./cgi-bin/forum.fcgi?sw=151&boardid=1&postid=66627

中华网首席投资总裁:并购新浪?不太清楚!
http://tech.sina.com.cn/i/c/70369.shtml

新浪网高层人事变动 王志东出局(专题)
http://tech.sina.com.cn/focus/wzd.shtml

二、我国将免征微电子业软件人员个人所得税
http://ofind.sina.com.cn/cgi-bin/news/news?query=%CE%E2%BB%F9%B4%AB
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今天在此间举行的“海峡两岸信息技术与微电子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表示,未来10年是我国发展微电子产业的关键时期,国家将微电子产业作为重中之重,优先扶植发展。为此,国家有关部门正考虑制订吸引软件人员的相关优惠政策。吴基传透露,拟订中的这项政策将包括“软件人员的工资打入成本”、“免征其个人所得税”等内容。
评论:免征微电子业软件人员个人所得税是个重大举措,这么大的事情未必能够很容易地定下来,也未必是吴基传所能够拍板定下来的。但不管此事能否最终落实,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决心,那就是重点发展微电子产业和软件产业的决心,只要有这样的决心,很多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吴基传表示将优先扶植发展微电子产业
http://tech.sina.com.cn/it/m/70215.shtml

三、方正、裕兴事件内幕大起底
http://www.chinabyte.com/digest/digest_detail.shtm?digest_type=xwy&digeid=44582
方正电脑以广东为生产基地,营销在北京,受控于上海方正科技,发展迅速,成为中国市场PC第二名,超乎了集团领导的意料,风光大过方正传统的电子排版业务。这时矛盾就凸显了。已经摆平了张玉峰的方正集团公司高层,担心不是王选嫡系的、上海方正科技方面的某些高级管理人员在上海坐大,担心对上海方正科技的领导失控。而上海方正的个别领导也意识到自己可能成为人事斗争的牺牲品,一方面要自保,一方面也觉得自己对方正电脑的贡献非常之大,认为集团公司不该否认自己的功劳。双方相互提防着。
评论:方正电脑的故事阿明看了很久也没有看明白,成一虫写的内幕大起底让阿明大体了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成一虫这家伙连接写了好几篇有关公司分析的文章,写的都很出色。阿明猜测成一虫迟早要成为条大虫。

股市中的非常定理 业内人士揭秘中国股市规则
http://finance.sina.com.cn/t/68931.html

四、628“中国软件日”活动预告
http://linux.chinabyte.com/linux_detail.shtm?id=1967&parid=1&dtype=0
今年6月28日在京举办的第四届软博会更是各方软件霸主强势出击的又一次盛会,其中不仅有联想、方正、中软、用友、金蝶、北大青鸟、中创、浪潮齐鲁、中科软、天大天财等国内的大型软件厂商参加,西安、上海、湖南、天津、安徽、大连、珠海等全国各地软件园及软件企业也将首次在软博会上集体亮相;此外,在系统软件、中间件和应用软件方面成绩斐然的凯思、红旗、通科技、首钢环星、南北、佳软、易宝北信、瑞尊、三门、深思洛克、中油、美商网虎、盈动华建以及爱尔兰、韩国、台湾等地的软件厂商也将出现在软博会上。
评论:人不在多,贵在于精。能够把这些软件大腕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中国软件的发展道路,其本身就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共同打造中国的朝阳产业——写在第一届全国软件日开幕前夕的话
http://linux.chinabyte.com/linux_detail.shtm?id=1967&parid=1&dtype=0

市场,中国软件业的优势
http://www.yesky.com/20010608/183541.shtml

五、“中国信息科技与风险投资大会”在浦东召开
http://www.yesky.com/20010607/183448.shtml
包括高通、摩根斯坦利、软银、DFJ、IDG、华晶互联网风险投资、惠普、Intel、Oracle、联想等在内的海内外著名投资银行、风险基金、信息科技企业界人士参会;在今天的开幕式上,人民日报社副社长朱新民、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杨雄、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总领事王云翔、美国商会董事总经理Myron Brilliant、中国互联网集团董事长CEO吴敏春作了重要讲话。现场热烈的参与气氛、行业精英的频频亮相、嘉宾的精彩发言,让人感到上海正在迅速成长为继北京之后的又一个信息科技行业与风险投资行业的中心。
评论:不知道什么原因,新一届的科技与风险投资大会似乎没有吸引太多的注意力。是被新浪的故事抢了风头?还是上海远离媒体中心?或者是风险投资已经不再是观众的兴趣?还是问主持者自身去吧。

2001“中国信息科技与风险投资大会”专题
http://civ2001.cig.com.cn/

六、《网络报》文章:微软与AOL死拼到底
http://tech.sina.com.cn/it/m/70373.shtml
AOL与微软好比针尖对麦芒,任谁要抢超出位都不容易。但是MSN很难垄断在线用户市场,AOL的用户数是MSN的6倍,这些顾客在AOL内容上花的时间要比他们在网上其它地方花的时间多得多。根据Jupiter Media Metrix的调查,AOL用户每天在AOL呆63分钟,而MSN的用户只有相对可怜的17分钟。微软CEO Steve Ballmer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的内部备忘录写道:“也许我们最大的竞争压力来自AOL,它提供了如此多的内容和服务,以至于消费者从未想过离开AOL‘砌了围墙的花园’。”
评论:该篇文章对AOL与微软的竞争做了全景式的报道与分析,二者的竞争实质上是两家最庞大的公司争夺世界第一的残酷战争。文章中对两家公司有接触的战斗进行了描述,不足的是对双方各自的地盘未做系统的说明。

七、新接入大战(上)
http://www.enews.com.cn/article/200106/20010610016095_1.xml
新接入大战(中)
http://www.enews.com.cn/article/200106/20010610016344_1.xml
新接入大战(下)
http://www.enews.com.cn/article/200106/20010610032321_1.xml
新三大门户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曾是鸡肋的’互联网接入’上,其中的含义耐人寻味。而其它ISP们也不甘寂寞,仿佛间,新接入大战将在国内轰轰烈烈打响。 1998年到2000年对于ISP来说,业内环境有了三个大的变化,外在环境的变化推动着ISP们向二个方向转变:一个方向是向ISP+ICP转变,另一个转向是做IDC和ASP。 ISP领域是天堂吗?如果是,为什么大家都难以盈利,前行者不是阵亡就是伤痕累累或退出或苦苦支撑?如果不是,为什么如此多的企业前仆后继?
评论:263、FM365、TOM、搜狐、网易等等都在瞄着接入市场,新接入大战不可阻挡。如此众多的ICP转向到ISP做接入业务,只能怪ICP的赢利模式无法得到用户的认同。是进步?是落伍?也许众多ICP重点转移之时就是ICP开始发达之时。

八、网通侯自强教授与主持人王世林先生聊天实录
http://tech.sina.com.cn/it/t/70261.shtml
网友:侯教授,您认为中国宽带发展的理想模式是什么?目前的情况是什么?是不是按照理想的模式发展?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侯自强:如果从技术的发展看,比如说全世界主要接入方面主要是ADSL和电缆的调制解调器,现在我们中国比较重视以太网的接入。世界上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在原来以太网的工作组里搞了一个以太网的接入组,全世界也在往这个方向发展,从技术体制方面来看,以太网的接入会成为全世界的潮流,目前我们中国是走得比较快的。但是,我们中国自己环境的因素在里面,这是从技术体制上面讲的,但是从运营和其他方面,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评论:宽带网将是一个机遇,这样的机遇摆在了每个国家的面前。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正在牢牢地把握着这个机遇。利用好这样的机遇,中国追赶世界的步伐将比我们预想的进度快的多。

九、新媒体运动:国内外媒体集团火拼时代来临
http://tech.sina.com.cn/it/e/70260.shtml
回到市场化和规范化的层面,谁将是这一轮媒体变革的弄潮儿。是那些掌握国际传媒先进运作经验的“海归派”,还是土生土长的“王长田”们?从10万元艰难起家,到将“娱乐现场”(原名中国娱乐报道)卖给上百家电视台,如今身为光线公司老总的王长田依旧忙得难觅踪影。这位把制播分离做出一些规模的先行者,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在国内几千家电视节目制作公司里,像王长田那样以极少注册资本起家入行的应该占绝大多数,而且基本上都是低投入、快回报的制作型公司。去年民间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成了电视产业中一支最活跃的力量,于是有人把2000年称为“民间电视年”。而敏感人士已经看到,今年的风向已经变了,虽然小作坊式的制作公司依然大有作为,而更庞大的势力已经迈进这个大门,也许,电视产业“玩钱”的时代开始了。
评论:在“海归派”与“本土派”之间,阿明看好的是本土派。当本土的资本与实干家结合在一起,一定会产生巨大的爆发力。

十、中华网凭什么收购新浪?
http://www.computerworld.com.cn/htm/news1/it/deep/01_6_7_2.asp
从投资者角度分析,他们有理由认为新浪与中华网两公司为互补型,由于新浪与中华网的主要营收业务、来源地不一样,故合并后总收入不至于减少,总成本却能得到控制。中华网原本急于进入内地市场,并购新浪后,可减少在内地做宣传、打市场、建机构的支出。如果新浪与中华网整合顺利,中华网原有的门户站点便可以大大方方、体体面面地逐步关停并转(就象是国中网的下场)。如此,中华网一年削减5000万美元开支的计划便可轻松实现。
评论:换一个角度,中华网凭什么不收购新浪?新浪是个很不错的品牌,里面有很不错的内容。但为什么不把这么好的内容换个标签?换个“中华”标签?难道换上“中华”标签对新浪有损失吗?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在绝大多数的老外眼里,他们肯定知道“中华”,却未必知道新浪,这样好的标签对新浪而言岂不是可望而不可及?如今人家把标签送上门来了,而且还搭上一笔四亿美金的嫁妆,这样的好事,难道还要拒之门外不成?岂不是大傻瓜?

编读往来:今日阿明评论的标题是“中华网凭什么不收购新浪?”,静心想来,新浪网换个“中华”标签,能有什么坏处?而中华网填入“新浪”内容,中华网也就成为真正的中华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乐于见到“CHINA.COM”下有中国第一流的内容,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乐于见到“CHINA.COM”美名在全世界飘扬!

  订阅阿明评论电子邮件请到:
http://www.cn99.com/cgi-bin/get_lsts?listname=verychannel_news
更多新闻详细内容请看
阿明顾问室每日网络新闻

  阿明顾问室–面向网站的顾问 专业研究网站、网络
  http://www.xuyuanming.com